大多数蛋白尿,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比如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长期血压、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导致肾功能的损伤,一旦肾脏出现损伤,又会使血压进一步升高,所以这类人群中,饮食要注意低盐饮食,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5克,如果同时有肾水肿,盐的控制量要在3克内。
尿蛋白是反映肾脏健康的关键指标之一,持续的尿蛋白升高往往意味着肾脏功能受损。临床上,有几类常用药物在降低尿蛋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普利类药物如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舒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减少蛋白滤过。
哪些饮食习惯可以减少尿蛋白,保护肾脏?1)低蛋白质食物:减少摄入高蛋白质食物,如肉类、禽类和鱼类等。可以选择一些低蛋白质的替代品,如豆类、豆制品、坚果和谷物。2)高纤维食物:增加摄入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豆类,有助于降低尿蛋白的排泄。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还有部分医师进入了“尿蛋白、尿潜血的肾病治疗误区”,他们认为“有了肾病才会出现尿蛋白、尿潜血,那么尿蛋白、尿潜血好转或转阴,肾病就会好转或康复”,所以就出现了“尿蛋白、尿潜血控制热潮”,患者及家属双眼紧盯着尿蛋白、尿潜血,而医生也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控制尿蛋白、尿潜血上面,大量使用口服药,肌肉注射,甚至不惜输液,滥用中西药物,还动不动就用激素,甚至还使用环磷酰胺、环孢素、盐酸氮芥等细胞毒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