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夏季奥运会正在法国巴黎举行,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四本跟巴黎这座城市有关的新书。其中,《巴黎有座艺术桥》是一部漫画书,讲的是巴黎艺术家们的种种趣事。诗人于坚的《巴黎记》充满诗意。两位法国社会学家撰写的《巴黎的世界》,让我们深入巴黎的内部。
本期“南都书单”重点向大家推荐《疲于做自己》一书,它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阿兰·埃伦贝格的一部名著,他通过对抑郁症这一概念的历史解读,展现整个当代社会对人的理解和主体性本身遭遇的变迁。我们该如何理解、看待这个世界,才能免于抑郁症的纠缠?作者从社会学角度提供了洞见。
“七夕”,是神话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其影响力由于浪漫瑰丽的星座想象而经久不衰,被视作中国本土的“情人节”。实际上七夕所对应的牛郎织女星象,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所记载:“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美]尼尔·波兹曼 著,章艳 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明室Lucida,2024年10月版在本书中,作者针对美国教育系统的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探讨,指出美国教育出现危机的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沉迷于教育的技术方法,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意义与目的。
维基百科中关于「Guanxi」的条目中,这样标注:「Guanxi describes the basic dynamic in personalized networks of influence and is a central idea in Chinese society.」
今年八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金津的英文专著Education and upward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Imagining positive sociology with Bourdieu(《中国教育与社会流动:与布迪厄共同构想积极社会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怡宁《大地中心的人》 童末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驷匹尕伙的山岭中,高山的牧场和广袤的森林中,鹰巢一样的房屋里,火塘边,生活着自称诺苏的黑色的人类,他们把自己叫作“大地中心的人”。20世纪30年代,大凉山,一位名为“铁哈”的奴隶决定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