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里好耕田一一词作家刘梦帆印象文/大山耕夫为梦而歌,为爱而歌,为故乡而歌。刘梦帆带着淡淡的忧伤,从《草原红豆》里走来,回到了故土,背着犁耙,牵着牛,走进了桃花源。3月31日,春风扑面,阳光正好,奉嘎山乡村艺术节在古桃花源拉开序幕。
前几天为了抵御零下好几度,我特意套上了短护膝,关爱着我的膝盖,免得成为老寒腿。结果从昨天开始,就有点燥热,看了看手机,升温了,一升就是好几天,整个下周都在温室里等年。世界局势越发的混乱,天气也不循农时了。
自说自画上世纪六十年代读毛泽东诗《登庐山》有“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后面打的是问号,有的说这是批判虚无主义,有的说是批判唯心主义,有的说不是批判,是赞赏其浪漫主义。我当时想,这些“主义”的概念与我画画有多少实际意义呢?我倒是很想知道这个陶令陶渊明先生。
说到桃花源,人们自然会想起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据说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以湖南省桃源县为背景的,文中寄托了诗人对人间桃源的美好的向往。这位伟人说过,历史和自然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地处我市郊区东南隅的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古时仅有湖口岭一线连接内外交通。
桃花源吴福木我踏遍千山万水终觅到了你在那美丽的桃花源男耕女织蜂舞蝶飞鸟儿细语花儿依偎诗意弥漫性灵潺湲我爱这醉美的人世间我思想的潮水纵横决荡冲破樊篱远离世俗来到烟波浩淼间白鹭翻腾珠飞玉溅任风高浪急这一生也恣意相欢风来了云起了雨下了禾苗茁壮成长徜徉于桃花盛开的地方2023.3.
【原文】桃花源记.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