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多位大学老师反映,这几年来上课的学生越来越少,即使上课,也大多在玩手机、看电脑。说“课太水”,其实说的是老师上课不认真、敷衍,内容无聊、乏味、没营养,主要有这么几大派别:“源远流长派”:一上课就拿出已经乘风破浪20年的PPT,逐字逐句照着念,让学生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感受海量知识带来的眩晕感;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我上课已十年有余,算不上“老司机”“老油条”,但我还是自信我的课堂输出可以令同学们学到一点真知识,或思维的启迪,抑或视野的开拓,近些年我发现我的课堂上同学们的“抬头率”整体不高,尤其是专业课(相较于针对全校学生的通识课)。
【来源:南国今报】1月2日至3日,柳州市校际联合教学研训活动,在柳州市第六中学举行。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立足示范高中和特色高中的建设,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的变革,柳州举办了此次校际联合教学研训活动。
尘埃落定之前,同学们奋力拼搏的样子,和大学课堂上,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曾经的拼搏,就只为了那一张入场券而已,有家长亲眼见证了大学生的课堂现状后幡然醒悟:难怪大学生不值钱了,是真没有啥“真材实料”啊。
上课铃早已响过,北京某高校某教室里已经趴倒了一大片,只有少数坐在前排的同学依旧“坚挺”。新学期,记者探访部分高校课堂,发现与选课时热火朝天的景象相比,不少学生“费尽心力”才抢来的通识课堂上,却是一片死气沉沉。
大三最后一学期,学校的好多课程都是培训机构的来上,这些课都是应用层的,像Java,Android,web等,主要是前两者我都自学过了,感觉上课都是浪费时间,此外培训课程最多上四周,每周最多一天课,我心里非常的抵制,不想去上,培训的老师也只是以完成任务为主,并没有什么干货,但这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