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值得一提的是,其中的一位副司令李运昌,虽然在早期革命经历上不如萧劲光,但他之所以能够在1955年获得开国大将军衔,占据了比萧劲光更高的地位,原因在于他拥有实际的兵权。
对于李运昌同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卓越贡献,毛主席在1956年是这样评价的:“在抗日的关键时期,你是冀东人民的抗日领袖,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你成功建立了‘无人区’里的抗日根据地,写下了一段抗日战争史上的新鲜战例。”
四野大军,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头等主力部队,从东北一路打到海南岛,功不可没。四野诞生于黑土地之上,最早的称呼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当时有一位副司令员叫李运昌。李运昌如果一直留在四野,并且职务没有下降的话,建国后至少会被评为上将军衔。
为了掌握革命理论,暑假李运昌同学没有回家,在学校和读书小组的同学一起阅读了《社会主义浅说》、《唯物史观浅说》、《社会主义讨论集》等著作,学习上海《民国日报》、《晨报》、《新青年》等报刊登载的革命文章,新思想、新观念在他头脑中扎下了根。
编者按语:今年八十五岁,家住河北省唐山市的冀东抗日烈士王汉三之子王辅睿老人,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收集冀东地区人民抗日战爭时期,团结一心同仇敌忾,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史料和抗日英雄人物可歌可泣的不朽事迹,撰写了《冀东抗日史话》等多部著作,描写了三百多名抗日志士、英烈的英雄形象和感人事迹。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河北省代表团共有70名正式代表与7名候补代表组成,刘澜涛、陈伯达、王从吾、杨秀峰做为中共八大河北省代表团成员与林铁、马国瑞等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人出席了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