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法帝国主义的联军在鸦片市场利益的驱使下,在珠江口处及东南沿海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紧接着1858年和1860年,沙俄帝国迫使清廷签订《瑗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走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外东北。
民族英雄是一个民族在 “反抗外来民族的侵略、压迫的斗争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中包括在反抗斗争中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人”,本文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们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恒星高挂在历史的天空,让后人仰望、膜拜。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落后的清王朝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是割地就是赔款,可以说自1840年以来的100年的时间里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民族英雄,其中一位,便是辛弃疾。之后在山东收复以后,辛弃疾听说张安国发动了叛乱,杀掉了耿京,还带着义军投靠了金人,辛弃疾率领50精兵,直奔济州营,就五十个来个人,一个营的人却没有拦得住他们,辛弃疾冲入仗营,看见张安国与金人在谈笑风生,辛弃疾怒从心头起,手起刀落,就这样,张安国也毙了命,在金人回过神来之前,辛弃疾就带领众人冲出了济州营。
阅读本文前,各位官人,对小女子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私信我呦。历朝历代朝代的更替,除了自身内战,还有外敌的侵扰,我们在驱除外敌的态度上始终坚定如一,正如古诗所言“胡虏沙场凝白骨,巴江夜月凝银枪”,我们要铭记历史,共同抵御外敌。
编者按:为祭奠缅怀莞邑英烈、传承英烈精神、弘扬优良传统、倡导文明新风,由东莞市文明办指导,共青团东莞市委员会、东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于近期推出“文明新风云祭扫 在+致敬莞邑英烈”专题,广大市民可以线上寄语、献花,寄托哀思、缅怀英烈。
最近在网上盛行一种探讨谁是民族英雄的话题,由于人们的认知水平不同,见仁见智,说法不一。但从整体来看,人们对民族英雄概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国的发展史上,只要是为本国或本民族的利益,舍生忘死,英勇捐躯,壮烈牺牲的抗击外敌的英雄,就应该算是民族英雄!
【编者按】7月1日,“宗山号角——纪念西藏江孜抗英保卫战120周年主题展”在西藏文化博物馆开幕,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纪念江孜抗英斗争120周年学术研讨会也在当日一同召开,旨在深入挖掘并让更多人了解并铭记这段历史。
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四川宜宾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11月,赵一曼为掩护部队突围,不幸被捕。赵一曼被捕后,敌人对她施以酷刑,逼其招供,她宁死不屈,痛斥日寇的侵略罪行。1936年8月2日,在黑龙江珠河被敌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