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新闻报道出,在迪拜工作,无需学历也可以工资过万,会讲外语的还可以很容易拿到2万多,而且当地房价还很便宜。因此,众多网友纷纷感叹:做“北漂”不如做“迪漂”。近日,一位“迪漂”的成功例子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中国一位小贩在迪拜卖小饰品发家致富,目前一家人均已搬到了迪拜居住。
与十年前相比,迪拜已是全新的模样,并且还在大兴土木。除了令其名声大噪的七星级帆船酒店和世界级高楼哈利法塔,新建的融入了生活空间概念的现代化酒店,高耸的“迪拜金相框”,以及呈现椭圆形空心圆环设计的未来博物馆,更加强势地成为当地的新地标,并吸引着大量年轻人打卡驻足。
都说“迪拜遍地是黄金,到处是废弃的豪车”,甚至捡垃圾、刷盘子都能实现财富自由,这吸引了不少没有出路,想放手一搏的“有志青年”纷纷前往,要在迪拜这块富得流油的土地上实现自己的“淘金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老刘出生于黑龙江省,在30岁之前当了5年的兵,在2000年,正值老刘而立之年,他来到了迪拜。老刘说:“当时中国市场非常火爆,而且不仅迪拜本地人来,而且周边海湾国家的人也会来龙城买东西,当时我就看到很多阿曼人到龙城来买东西,阿曼人说,每次都要从阿曼开车到迪拜来购物,特别麻烦,如果阿曼有一家商场多方便。
中东神秘的面纱下,现实与梦想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孙欣编辑|姚赟头图来源|视觉中国“迪拜常住人口大概376万,而这376万人中包括了差不多200多个不同国籍和民族的人。”Supsop创始人张伟看到这组数据时感到震惊。
庆佳节,购物忙。眼下,跨境电商不仅可以让中国人轻轻松松“买全球”,蓬勃发展的海外仓,也让中国商品漂洋过海“卖全球”。小包裹开启大市场,也让一群敢闯敢干的中国年轻人开拓新商机。今天的《新春走基层》一起走进位于阿联酋迪拜的一个海外仓,看看发生那里的拼搏故事。
随着中国与迪拜和阿联酋的经济纽带持续增强,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金融合作会议即将在迪拜召开,就进一步深化双边关系等议题进行探讨。本文对迪拜作为全球最佳创业地作了详细盘点,这里的自由贸易区和优质的物流服务与IT基础设施吸引着商家进驻。
编者按广东三面临海,粤商向海而生。尤其改革开放后,一批粤商敢为天下先,率先在全球拓展商业网络。如今,粤商已从先行一步进阶到领先领跑,从精明务实转变为创新驱动,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时,“新粤商”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