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印度奇特职业:街头掏耳工国际在线专稿:据秘鲁《商业网》5月 29日报道,如今走在印度的街头,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些头戴小红帽,肩膀上搭着一条毛巾的人在给别人掏耳朵,他们就是印度的一群特殊职业者——街头掏耳工。
韩国电影《青年警察》里,有这样一个桥段,两个男主为了调查一位失踪的女性,而进到一家地下挖耳房。灯光昏暗,色彩暧昧的房间里,服务人员托着一整套装备走进来。本来是要寻找案情信息的男主,却被掏耳勺轻松征服,开始享受。另一边,为了引开警察,他的同伴却在一边狂奔,一边挑衅。
采耳真的很好学,老师教的学员没有一个难教的,很多人不相信快速教学,因为打听到的都是采耳要学两三个月,最快也要一个月,这是人的误导,耳孔只有2到4厘米的深度,有的耳孔弯一点,深有超过4厘米的,就这么深有多难。
我身边恰有两朵这样的奇葩:A会随声携带一盒掏耳勺工具,坐公交车都忍不住要看两眼人家耳洞,如果发现有耳屎,恨不得将他就地正法。拔下来的鼻毛还舍不得扔,还要百般玩弄,甚至把鼻毛立在书桌上。不知道有没有人也如此感同身受?
文 土卫六近两年的新“风口”,采耳可能是一个。光采耳的器具,就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借着消费升级、文化体验的名义,采耳文化体验馆向全国扩散开来,成为商业街区里的新物种。有的品牌成立不到一年,就利用加盟模式开疆拓土,俨然一副行业龙头的模样。然而行业兴起的背后,乱象也随之而生。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赫芬顿邮报》11月14日报道,近日,印度皮肤科医生维克达姆•亚达夫(Vikram Yadav)竟用镊子从一名病患耳中取出数百只蛆虫。据悉,该病患称自己耳朵里一直有嗡嗡声,并散发出臭味。亚达夫检查后发现,病人患有耳蝇蛆病。
有俗语:“人生三大乐,结婚搓麻掏耳朵”。记得小时候zui大的快乐就是倚在妈妈的腿上享受妈妈给掏耳朵的快乐,酥酥麻麻飘飘欲仙的感觉一直忘不了。老重庆就深谙这种高潮的舒爽之处,街边处处是采耳小摊,有空一起采耳啊,巴适的很~重庆采耳一点不夸张,成都已经把采耳变成特色旅游体验项目了。
采耳,俗称掏耳朵,古已有之,2016年,长沙天心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朱菊认定为朱氏采耳传承人。在越南、泰国、印度的街头,如今也常常能看到挑着行头的采耳师为游客采耳。近年来,采耳在我国各地逐渐流行起来,据记者了解,仅厦门就有近百家采耳体验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