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笔者一行来到天柱县一些偏远山村,探访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养殖户。地貌以山区、丘陵、河谷、盆地为主,土地肥沃,有万亩大坝2个,5000亩大坝6个,1000亩大坝11个,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近年来,盐津县牛寨乡牛塘村抢抓机遇,带动群众大力发展肉牛产业,让群众在致富路上越干越有奔头。2月23日,记者走进盐津县牛寨乡牛塘村,一个养殖规模2000头,牛舍6000平方米,草料间、精料库600平方米,露天青储区500平方米的肉牛生态繁育养殖基地映入眼帘。
村子里的老张养了一辈子的牛,对农村放牛好和喂牛好,都尝试过。在中东部地区,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区和丘陵地带,到处是耕地农田,草地荒山比较少,草源不足,不适宜大量养牛,只能养少量的牛,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少则养一两头,养殖过多了,无处放牧,圈养要技术、要投资、要料草,非常困难。
这两年牛价涨得非常快,不少人看到那么赚钱都心痒痒的。速度快的朋友直接就动手养牛了,他们认为还是放养成本更加低,优势更加大,于是花了不少精力包了山头来养牛。在他们看来有了山头养牛,草料解决了,牛也有广大的运动场了,定时再喂点精饲料也就差不多了。
76岁武元生大爷正在给牛添草料图片上正在给牛添草料的老人名叫武元生,今年76岁,是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石景山村人,据老人讲从农业社分开后,他就开始养牲口直到现可以在从没有间断过,起初养了一头母牛,前多年牲口还干一些农活,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山里大搞退耕还林,过去的散养变成了现在的
中新网贵州新闻5月30日电 题:遵义凤冈:林下养牛奔向“牛日子”作者 陈昌霖“林下养牛真的很实惠,早上把牛赶进山去,天黑前,放饱后的牛儿成群结队的回家了,不需要更多的人工管理,还减少了养殖成本。”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新建镇桥塘村养殖户廖国江说。
阳春三月影友相约去采风,来到晋南中条山垣曲县的一个小山村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晋南大地春意盎然,影友们相约去采风,想看看山村百姓都在干啥?一大早,我们就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直奔山乡村寨,一路前行,一路观景,笑谈风生,快活极了。
好久不见牛了,特别是近十年来,农村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以至于在农村能够看看牛的样子,都已经是件很奢侈的事了。突然之间,心里就产生了想看牛的想法,现在的牛还是老样子吗?还会耕地吗?不知道能不能满足这个小小的愿望。
东南网6月1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范陈春 通讯员 郑培銮)5日,霞浦县下浒镇王家衕村清水洋自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郭陵堂看着满山吃草的牛儿,脸上挂满了笑容。“我家目前有大小黄牛13头,去年光卖牛收入就达3万多元,加上闲时打零工一年也有万把块钱收入,现在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