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10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经历十年的建设,中国自贸试验区为中国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路径探索,其间经历了六次扩容,从2013年的1家到2023年的21家,形成了覆盖全国各个区域的改革开放新格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今天(9月15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主任朱芝松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建设有关情况,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浦东新区常务副区长
南都讯记者赵霖萱 发自北京 6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介绍,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
王孝松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2013年8月17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此后,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速推进。十年间,中国已形成拥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自贸区体系,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创新格局。
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上海自贸区率先开展相关试点,初步形成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近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部署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等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应用场景丰富、监管能力较强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率先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