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马梦瑶 淄博报道穿过两旁麦田阡陌纵横的黉大道,采访队伍来到了眼前这片黄色的夯土基址,探访近期备受瞩目的考古遗址。就是在这样一片平平无奇的黄土之中,曾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2月22日,记者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五年考古发掘,“寻找稷下学宫遗址”获得重大突破。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的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被认定为稷下学宫遗址,该发现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32项初评名单。
2月18日新黄河独家发布《“寻找稷下学宫”考古项目获重大突破!稷下学宫遗址被专家认定》,稿件引起广泛的关注,2月25日,山东省文旅厅组织开展“探寻稷下学宫”媒体开放日活动,记者来到稷下学宫遗址考古现场,一探这处“中国最早公立大学和智库”的真面目。
近日,随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发现,中国最早高等学府稷下学宫的遗址确定,引起考古界普遍关注。2月25,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探寻稷下学宫”媒体开放日活动现场,山东考古专家一致确认,临淄区齐都镇小徐村西齐故城小城西门外建筑基址群为稷下学宫遗址。
此处道路及门址名称至今仍沿用“黉”,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齐国故城考古项目负责人董文斌看来,这很可能是关于此地的记忆保留下来的结果,“我们‘解剖’发现这条路真正是古道路,宋代时就有,宋代之后这附近又没有学校,也许老百姓从很早就知道这个地方,口口相传延续到现在。”
稷下学宫位置确定后,有学者认为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的高等学府,但也有学者不认同这种意见,认为中国古代的早期大学是壁雍太学体系,稷下学宫主要功能是战国田齐时期的政治智囊、咨询机构,教育只是它的衍生、附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