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信是不信,都不妨碍生命其程从生到死的这场奔赴,一如冯骥才的《各有各的活法》一书,对陷于坑洼尘路中的我们来说不啻于一剂良方,既有睿智机敏地参透领悟,亦含苦口婆心地慰藉告诫,对或沧桑或顺遂的我们津津言之,为迷航者开出一条让心豁朗的路。
冯骥才的小说《俗世奇人》中,泥人张是一位技艺高超的手艺人。在手艺界,他的泥人作品被公认为第一,无人能及。他经常去的地方有两个,一是东北城角的戏院大观楼,一是北关口的饭馆天庆馆。他坐在那里观察各种人的形态,也创作各种人物形象。在天庆馆,他观察人类的生活百态,创作了更多的作品。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生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也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非凡智慧。
3月11日,冯骥才迎来了他的80岁生日,当天,他去看望了105岁的母亲,吃了一碗面,合了几张影。长长的留言甚至汇成了一部浓缩的冯骥才个人史:“《一百个人的十年》真是不忍二读的经典”“印象最深的是老先生《珍珠鸟》这篇课文”“《俗世奇人》看了3遍,还特地买了副定制扑克,不为别的,就为欣赏扑克上的画”“小时候看冯先生的小说,后来看冯先生文化遗产保护的书”…
夏季,浓密的爬山虎爬满天津大学“北洋书院”高高的墙壁。到了深秋,这叶子变成深深浅浅的红色抑或是红黄相间的样子,绚烂极了。因此,坐落在天津大学太雷路、花堤路和青年湖之间的这座风格别致的小楼,被视作天大一景。这景致完全不同于它的邻居——土木工程结构实验室和“网架楼”。
冯骥才的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艺术家们》等,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国内外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