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人总是元气满满。同样是朝九晚五,精力旺盛的人下班还能接着去健身、社交、做兼职……而有的人可能一天明明没做什么事,仍感到浑身疲乏、不想动弹。人与人之间的精力差距,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因素影响?《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告诉你应对不同类型疲惫的方法,帮你找回精力。
今年53岁的老李最近总觉得疲乏无力,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胃部饱胀不想吃饭,上个2楼就觉得气喘吁吁,力不从心,本以为是感冒就没怎么在意,过了段时间,老李脚也肿了,身体实在熬不起了才去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是心脏出了问题。
这样的感受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往往是劳累过度的表现,只要好好休息一下就缓过来了。因此,如果你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惫乏力症状,经过休息也不能缓解,就有必要到医院做一个全身检查,排查病理因素,因为有很多疾病都可能让人有乏力没劲的症状。
咱们换个场景:拥挤的城市里,我们走在被太阳晒了一天的、几乎有50度高温的水泥路上,被煎着烤着,再多一分钟仿佛就要熟了。空气是焦灼闷热的,汗从发根、脖子一股一股地往下流,即使刚喝了水,也还是觉得口干舌燥。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工作、生活比较繁忙,每个人可能会出现疲惫或者乏力的情况,或者时常感觉到特别容易累,其实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人体的一些疾病导致的,那么到底有哪些疾病可能会让人经常感觉到乏力疲劳呢?一,贫血可能会导致人体出现频繁的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