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人去债不烂 姜恩兰母子十年接力偿还欠款百万09-11 07:24 更新□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姜慧丽 通讯员 刘 伟 张劲弓夫债妻还、父债子还。在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就有这样一户人家,虽然家境困难,却将信誉看得比天大。
“老婆言语文字我不会表达,大爱无言你知道吧,相信你能够感受到我的爱,我们现在是八点半上床睡觉,早上六点半起床,可是我四五点钟就醒了,我都会美美地想你,睡前醒后这段时间想你,是我的必修课,那是一种享受,一种幸福。
手机扫码,看更多感动青岛候选人物事迹,与朋友分享你的感动,传播正能量!她,背负数十万元的欠款,在走上手术台前,不忘叮嘱两个儿子,一定要想办法把钱还上;他,面对路边捡到的巨款,守候在街头等待失主,当对方送上千元表示感谢时婉言拒绝。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个句子讽刺了绝大多数貌合神离的夫妻,却又生动诠释了人类真实的本性。但同样,我们见过了太多的现实,也不可否认人间仍有真情在,包括娱乐圈就有那么一批女明星们,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即使大难临头依然坚定站在爱人的身边,为爱分担了一切。
光明日报记者 刘艳杰 光明日报通讯员 李柯“快请进,今天刚开业,屋里的桌子还没来得及收拾,见谅……”2月13日,农历正月十六,在山东青岛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中央大街,头发已花白的姜恩兰熟练地打开“大众快餐”的大门,笑着把前来用餐的客人迎了进去。
姜恩兰生病之前经营小饭店挣钱还债。 去年,姜恩兰患重病做手术前,请来了同族的叔伯长辈,当着村里老少爷们的面,让两个儿子在所剩20余万元债务清单上签名按手印,“万一我走了,这些债务将由两个儿子继续还。”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一家靠经营小饭馆十年偿还债务近百万元。
1976年,24岁的姜恩兰嫁给了张平高,夫妻二人从摆小摊做起,靠着勤劳智慧和诚信经营,买卖一天天做大。然而世事难料,张平高开办了一个化纤厂。因经营不善,不但赔上积蓄,变卖了厂房设备后仍欠下巨额债务。2004年,张平高因病去世时,留下的是银行及个人贷款本息共计高达115万元的欠债。
[核心提示]62岁的姜恩兰是胶州市铺集镇张家屯村村民。十多年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留下因工厂经营不善欠下的115万元巨债,但姜恩兰没有被吓倒,更没有悔账,她一边拉扯两个儿子长大,一边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恪守诚信一户户地陆续偿还债务,10年过去,已替亡夫还债近百万元。
鲁网3月17日讯(记者 孙强)为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进一步弘扬好家风、传播好家训,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3月11日,胶州市文明办在铺集镇开展道德模范事迹宣讲会,宣讲志愿者讲述了山东省道德模范姜恩兰的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