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组建成立即将年满百年,众所周知这所蜚声国内外的军校,第1~7期共培养了12887名学员,国共两党众多的杰出军事人才都从此走出,在近百年来国共内战和抵抗外敌侵略之时,也正是黄埔学子、名将走上前台之时,因此黄埔军校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改变和影响,是功不可没、不可或缺的!
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护法运动因桂、滇军阀的作梗而失败,1917年俄国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对俄国革命的成功经验十分钦佩,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前往桂林拜访在那里指挥北伐的孙中山,建议孙中山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得到了孙中山的高度重视,但当时正在北伐期间,筹备工作无法开展。
廖仲恺是受孙中山委托参与黄埔军校筹备与创建第一人,从参与筹措到与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协商确定在广州创办党义军官学校并主持建校,代理黄埔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长,后任黄埔军校首任党代表以及所有驻广东各军总党代表。
在黄埔军校旧址校本部的另外一边,有一个孙中山先生故居。这是一座中西结合的两层洋房建筑,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黄楼的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牌匾。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楼内举办"军校校史陈列",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军校的整段历史。
w-078# 作者:快乐人生 铁道兵战友网 2025-02-21一直以来,参观黄埔军校都是我心中无比向往的一件事。曾经数次来到广州,本有机会一睹它的风采,却都因各种缘由未能成行。而这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有幸参加了英雄铁道兵丛书《不朽的军魂·铁道兵精神卷》的首发式。
1924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国立广东大学”(今中山大学)和“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在创办时,为了与以往的军队在军服上有所区别,特别设计了自己的军服。黄埔军校筹备员、教授部主任王柏龄回忆道:“学校中级官以上的官长,均整列在对头,一律戎装皮背带、挎刀、打脚绊,却是换了一种气象,却是最新式的服装,以视来的老军官、旧装束,我们实足自豪,个个精神饱满,意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