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国名中医王檀教授学术传承暨林下参临床应用与产业开发研讨会在长春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全国名中医王檀教授学术传承活动引领,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共襄盛举。会上,围绕林下山参的核心功效、临床应用以及大健康产品开发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当日,还举行了王檀授徒拜师仪式。
1、生存环境不同园参也叫园子参,是指生长在“菜园子”里的人参,它从播参籽到收获的全过程,都有人工的干预,如施肥、除草、翻土、除虫等等。林下参,是收集野山参籽进行人工播种,其余过程都是自然生长的,没有人工干预。2015年有新规,15年以上的林下参,可以称之为野山参。
在中药“十八反”的歌诀里,有这样一句话“诸参辛芍叛藜芦”,其中这个“诸参”虽是一个泛指,但其实也是一个特指,这里所说的“诸参”实际上主要只是针对“人参、红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这几味名叫“参”的中药,然而,在中草药的世界里,叫“参”的中药有很多,而且有些叫“参”的中药,比如党参、太子参、西洋参,由于药物基原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因此是否也被列入反藜芦的“诸参”行列,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历代本草中未曾记载,现代药理也未证实,所以说,这个“诸参”也要辨证地看,不可一概而论。
人参自古以来名字就多,人衔、鬼盖、神草、土精、血参、人微、黄参、地精、皱面还丹、海腴等;未来我会出一系列的文章,逐一理清这些混乱的名称,一是可以帮助消费者减少选购的迷惑,二是可以帮助从业者规避一些法律风险,这一篇是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主要是理清林下参、林下山参、野山参、林下山参、林下籽参、籽海、基地籽,因为这几个名称不同,但是从栽培方式和生长环境来看,基本属于一个品类,我们分别从《中国药典》、《野山参鉴定及分等质量》国标、《吉林省人参产业条例》、产地俗称这四个方面进行梳理。
食用人参是否容易上火?是否会导致高血压?感冒发烧能不能配伍人参……11月8日下午,一系列医生及百姓关注的人参疗法问题,在吉林省举办的中医医院人参临床应用工作视频培训中,由全国名中医赵继福教授一一讲解作答。
人参,《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上品第一味,在大多数 心里,他是稀少、名贵、神效的,并有些许的神秘色彩。《神农本草经》载“人参,气味甘,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药材,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市面上人参的种类非常之多,既有5元一根的人参,也有可以拍卖到300万高价的“天价人参”,那么我们该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来辨认人参质量的好坏高低呢?
人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称“微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在,它也是人们熟知的大补药。可见,从古到今人参都是补益的药物,以补气为主。目前,人参有多种商品形式,质量价格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1.
3月14日,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推介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项目签约金额就已经超过百亿元。吉林省作为人参主产区,每年人参产量占全国总量6成以上。人参产量大省,咋把百草之王推介得更好?提起人参,很多人还是觉得它是一味名贵的中草药,现在人参能不能走上老百姓的餐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