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孩子,受身体里“小恶魔”——恶性肿瘤的威胁,小小年纪就饱受痛苦和折磨。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部分肿瘤患儿都能打败病魔,让生活重回轨道。而在重返校园的这条路上,他们却遭遇重重困难。11月20日是2023年世界儿童日,今年的主题为“童享友好世界 点亮儿童未来”。
近日,14岁的团团(化名)前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复查,在放射治疗科的病房,内向腼腆的她一直礼貌微笑,并十分感谢前来看望的博爱之家的基金会志愿者。这一幕的背后,展现她与病魔搏斗十多年的顽强生命力,以及社会各界给予的温暖陪伴。团团原本是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家庭生活幸福美满。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高中三年寒窗苦读,等待的就是高考场上的一番较量,拼的是坚持,是执着,是付出。在接受资助的学生当中,很多家庭各有各的意外,或病、或灾,造成了一时的困顿,好在这些学生没有受到家庭的影响,厚积薄发,都顺利进入了理想中的学府。
“快看这是谁又来看你了呀?”11月的一个下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放射治疗病区病房里,放射治疗科邓雨霞副主任医师正带着来院复查的患者团团(化名)向博爱之家基金会的志愿者打招呼,今年14岁的团团虽然内向腼腆,但是很礼貌地和来看望她的志愿者阿姨点头致谢。
人物简介:李学辉,高新区实验学校教师,曾获“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山东省首批师德宣讲团成员”“滨州市优秀教师”“滨州市最美教师”“滨州市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滨州市教学能手”“滨州市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通讯员 黄桂昇 于佳桐实习生 刘何森身患“不死的癌症”,他曾瘫卧在床8年,历经6次大手术终于咬牙站了起来。2021年,他“拼尽全力”考入三峡大学理学院。目前32岁的他保研至北京工业大学,对于未来,何贵强表示,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数学老师。
2007年6月,河南省商丘市14岁初中生马玥,被诊断患上了骨肉瘤,无奈接受了左下肢截肢手术。马玥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父亲是老师,母亲是一名基层工作人员,从小,她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据悉,癌症已成为儿童和青少年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白血病高居儿童癌症发病率首位。为提高人们对儿童癌症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倡导积极防治,传递人文关怀,国际抗癌联盟将每年的2月15日设定为国际儿童癌症日。打针、吃药、化疗、置管、穿刺、手术.....
11月20日,福建惠安的周先生称儿子在小学遭遇歧视,肿瘤化疗却被传言得了传染病。孩子不仅被安排坐在最后一排,语文老师还连续四次不让孩子考试。学校校长称,对于孩子被歧视,学校有做相关工作,关于不让孩子考试确实存在。
4月8日,新密市尚庄小学举办了一场特殊的生日聚会,78岁退休教师李振山的学生们从各地赶来为他庆祝生日。他们相约回来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李振山老师2017年查出身患“恶疾”,他们想听老师再讲一节课,而这也是老师的一个心愿。
日前,在河南新密市曲梁高中,举行了一场特殊的生日聚会,这群人聚会目的,是为了年过七旬的老师再为他们上一节语文课。在李老师的影响下,不少学生毕业了之后都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其实,他们相约回来,还有一个更加特殊的原因——李振山老师去年查出来患有肺癌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