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前言:《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作者贬谪黄州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于此之前,苏轼还在北宋士大夫的核心圈子内,而后外放江南,七年间辗转多地任地方官,声名日隆;一夕下狱,几死,这桩轰动朝野、流传千古的“乌台诗案”之过程简言之:元丰二年七月二十八日逮捕,八月十八日至京,拘御史台,十二月二十八日结案,贬黄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十六,正是初秋时节,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夜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他们一边饮酒,一边吟唱。明月挂在天上,水光连着天际,白雾横贯江面,小船如同一片苇叶般在水中漂浮,任由清风和水流带着它,越过茫茫的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