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中国最年轻的民族,形成于明朝中叶嘉靖年间。自从回族形成以来,甘肃省的回族人口一直居全国首位,直到上世80年代被宁夏超过。 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后,通过武力征服,使阿垃伯半岛、波斯(伊朗)和中亚迅速伊斯兰化。
从7世纪起,不断有阿拉伯、波斯及中亚等国多种穆斯林民族来到中国经商、做工和进行文化传播交流,这些群体在伊斯兰教这一纽带的联结下,经过漫长岁月的演进,并融合其他一些民族成分,大体于元末明初之际形成了回族。
平凉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古“丝绸之路”东端的交通要塞,是甘肃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承接中东部省区产业转移与开放开发的“东大门”。
“回回”一词最早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和南宋彭人雅《黑鞑事略》中出现。至宋代中阿海外贸易较唐代有很大发展,且商贸多以香药为主,由于中阿商贸的不断发展,大批阿拉伯人也随之进入中国,从而使得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得以存在和发展,使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中出现了穆斯林居民区,他们有自己的社会组织“蕃坊”,贸易区“蕃市”,自己的学校“蕃学”,建立礼拜场所清真寺,在广大汉族的人群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小社会。
清代同治之前,陕甘地区回民占比颇高。由于当时清朝并未精确记录回民的具体人口数,我们只能从部分历史资料中大致推算。那么在同治之前,陕西和甘肃的回民人口究竟各有多少呢?一、清代甘肃回民峰值人口数早在乾隆时期,甘肃回汉杂居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尤其是在河州和循化等地。
回族是中国人口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中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区,占全国回族总人口的18.9%。另外,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
十年来,崇信县按照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目标,依托社区治理工作,团结少数民族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县打造示范点30个,积极开展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政策法规等的宣讲,树立典型人物事迹、表彰命名年度最美家庭100户、最美人物30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各族干部群众心中。
同时,清政府对幸存回民采取高压性的善后措施,不但打乱了西北回族历史分布格局和社会生活秩序,同时也破坏回族以农业为主兼营商业的经济结构,使陕甘回族经济基础几乎尽丧,生产力的延续和积累濒于中断而难以发展,导致了回族社会分化的加剧以及整体经济水平的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