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韩国计划在今年4月至6月引入2000万人份莫德纳(Moderna)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疫苗。但最近海外许多接种了这种新冠疫苗的人,胳膊上都出现了类似于湿疹的反应。对此,专家表示,如果在接种完疫苗后出现这种现象,不必恐慌,它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常反应的证据。
打了疫苗手臂酸酸胀胀针口处还有小硬块这是肿么了?打了疫苗后这是怎么回事?疫苗进入人体后,会经历一个免疫过程。因人而异,有些人什么症状都没有,有些人会出现发热,接种部位又红又痒、有小硬疙瘩等。这是打疫苗后正常的接种反应,可多留心观察,如果情况加重,建议尽快正规医院就医。
针对大家关心的这个问题,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 王慎玉医师这么说: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我国新冠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用基于2.65剂次疫苗接种监测的大数据说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的安全性良好:总体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占比不到18%,而严重的异常反应不到百万分之一,极其罕见。
接种冠状病毒疫苗中极个别人的副作用实际上可能是一个好兆头。一些接种了摩德纳疫苗的人反应说,打针的胳膊出现了红肿,起了个绰号“ Covid手臂”,Covid手臂人感到打针的胳膊起红疹,发痒和红肿。但是,这些红肿或皮疹是免疫系统对疫苗的无害反应,一周之内逐渐消失。
预防接种可以使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使宝宝免受疾病的侵袭或大大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从宝宝出生开始,就应该按时到社区医院接种相关疫苗。接种疫苗的原理是通过人工的方法使人体接触某种病原体,实际上是人为地造成一次轻度感染,因此宝宝接种后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反应。
接种疫苗后一两天,宝宝针眼处可能会出现发红、发热、肿痛的情况,这是正常的,一般会在1~2天内消退。通常来说,宝宝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出现发热,体温不超过38.5度,且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吃喝睡跟平时差不多,精神状态也还不错的话,则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急着吃药、看医生,在家护理即可:体温低于38.5度时,可以用温水给宝宝擦身,缓解不适;
微信群里,一位家长问我:医生,我们孩子四天前打的百白破疫苗,第二天的时候胳膊打针的那里又红又肿,我用土豆片敷了几次,昨天发现皮肤周围起了一堆密密麻麻的小疙瘩,孩子半夜睡觉还挠!随后拍照发了过来。图片上,孩子的整个上臂外侧都是红红的,皮疹虽然不是很明显,但是已经有挠破的痕迹。
接种疫苗后发热正常吗?接种疫苗是为了预防一些传染性很强、对人体危害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因为疫苗本身就是减毒或灭活的细菌或病毒,当它进入人体时会对免疫系统进行攻击,迫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达到预防相应细菌或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