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9年从张家口退伍后,分到县粮食局,又分到下边一个粮站,我妻子是河北永年农校毕业,大专学的市场营销学,她毕业时当时是可以回原籍也可以等省统一分配,她分配到临西县,我们都下岗后去北京打工,有了我们家老三和老四后就在家带孩子我还在北京打工,孩子大点了她就去私立学校教学去了,她自己考的教师资格证!
曾经,军号一响,热血青年来自五湖四海。年轮转动,军旗仍在飘扬,老兵却已分散大江南北。2020年5月,头条寻人联合头条军事 ,共同发起#老战友,你还好吗#公益项目,将借助技术和平台的力量,寻找失联战友,助力老兵与战友团聚。
大众网记者 武红鹏 通讯员 于永琪 王凯 德州报道近日,医院中一群老战友不远千里集体到德州市武城县探望病重老兵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记者从德州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了解到,这段视频背后还有一段更加感人至深的故事。病床上的老兵名叫孙风昌,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甲马营镇甲马营村人。
父亲当年退伍的时候有分配到单位去工作,当时他比较喜欢自由自在,然后就直接回去务农来了,当时我们一个镇上就有几十个退伍军人,可能会跟更多,我爸爸的战友就这么多了,可能还有其他部队的,后面我爸爸在家里入了基督教,专门传教,接触的都是那种底层的穷苦百姓,很淳朴的那种。
事情是这样的,12月3日,一封来自辽宁丹东的老兵赵文忠寻找柘城战友的来信,寄到了柘城县人武部,信里写到,他是辽宁丹东市东港人,1973年,赵文忠和柘城的赵自亭怀揣着青春的梦想,告别家乡来到山东省青岛市,走进军营,成为一名光荣的军垦战士。
“若有战·召必回”是每名军人在告别军营时的庄严承诺,他们虽然脱下了军装,却脱不下军人的担当。刘召强家孩子不到一岁,家里木灵芝基地也需要人照看,村里让刘召强当替补人员,可刘召强无论家里多忙,也一定会准时要到卡点送水送饭,样样工作抢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