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点击上方蓝字“掌握中国特教”订阅;2.订阅成功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往期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精神、唱响师德师风主旋律,6月24日下午,苏州市姑苏区特教集团“老师妈妈”师德讲师团走进苏州市相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师德报告。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通讯员 李彦芳破晓出,夜深归。从教22年,成了龚芳的日常。龚芳是湖北省监利市玉沙初级中学教师,在孩子眼中,她是不称职的妈妈;但在学生眼中,她是可亲可爱的“妈妈”。小俊(化名)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生活。
前不久,三峡大学女大学生李潇晗放弃保研机会选择前往山区支教的感人事迹,经《人民日报》等多家央媒官方微信公众号转载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赞扬。在报道中,李潇晗表示因为在秭归县九畹溪镇芦池湾小学的支教经历,让自己做出了这个重要决定。
“老师带我们读的《狼和小羊》真有趣,要是我也能自己创作故事就好了”“和小伙伴一起学乒乓球,就不怕自己在家孤单了”……这个学期,江苏省泰州市苏陈实验小学在学校周边的苏陈、茶庵、双岸社区同时开设校外辅导站,为有需要的学生开设兴趣课程。
1993年入职的刘芳,是贵阳市白云三中的一名语文老师,2007年双眼失明后,她转型成了一位心理辅导教师,凭着超人的毅力,她一路教书、写书、救助贫困儿童,用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的人,被称为“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今年53岁的曹红,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七中学的教师。2023年4月,她再次踏上了援疆的征途,重返那片她心心念念的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高级中学。曹红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教育的执着,对孩子们深沉的爱,也是她坚定不变的信仰。
在浙江金华金东区光南小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妈妈”。在教师行业干了大半辈子,即将退休的年纪她却“自找麻烦”,“捡”了一个孩子回家。她就是老师郭爱君,也是学生小懿(化名)口中的“郭妈妈”。(报道详见:“老师,不,妈妈,有你真好!
在我们日常的认知中,怀抱孩子的画面往往自然而然地与母亲的形象相联系。然而,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这样温馨而感人的场景同样频繁上演,而主角不仅仅是母亲,还有那些用爱心与责任筑起学生成长桥梁的老师们。近日,在东昌府区阳光小学的操场上,就发生了这样一幕令人动容的情景。
记者 王文彬 通讯员 位书晨 董雪静李汝莎,惠民县实验幼儿园教师,2013年毕业于潍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自参加工作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始终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