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6日消息(记者刘欣荣)从边境口岸出口到蒙古国的不仅有我国的果蔬,还有用来治理风沙的苗木。今年苗木移栽的黄金时期,内蒙古兴安盟20万株落叶松、云杉等苗木踏上了前往蒙古国的旅程,用于乌兰巴托市、东方省的造林绿化。
中国是沙尘暴重灾害国家之一,在2000年~2020年的20年间,中国共出现32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年均1.5次,且一般集中在春季3、4月份,其中西北、华北、东北是重灾区,沙尘甚至可以一路南下跨过长江影响到南方上海、浙江等地,覆盖了大半个中国十几个省区,属实让几亿中国老百姓吃了土。
中新网兴安盟4月25日电 (张玮 魏玲兰)记者25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五岔沟国有林管理局获悉,兴安盟出口20万株苗木至蒙古国,用于春季造林绿化。五岔沟国有林管理局地处阿尔山市境内,位于大兴安岭山脉中段南麓,西与蒙古国接壤,施业区经营总面积58.4万公顷。
人民网乌兰巴托2月3日电(记者霍文)由中国创设的全球发展和南南合作基金支持的“提供森林消防器材,提升森林消防能力”项目书签署仪式2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联合国大楼举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蒙代表蒂莫夫斯卡与蒙古国自然环境旅游部长巴特额尔登共同签署,中国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出席见证。
因为蒙古风沙化的影响,我国北方的沙尘暴现象越发频繁。2021年2月份的时候,一场从蒙古国兴起的特大沙尘暴,迅速向我国蔓延,在北京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大部分地区的PM10超过2000μg/m³。除此之外,在新疆、青海、内蒙古等15个省份,都出现扬沙或者是浮尘天气。
人民网乌兰巴托12月29日电 (记者霍文)据蒙古国中华总商会(总商会)29日发布消息,自2002年成立以来,在中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的指导下,总商会致力于增进中蒙两国友谊,号召会员企业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024年1月27日至29日,蒙古国国家森林抚育局副局长钢照日格、哈拉高勒贺喜格有限公司董事长普日布一行来到兴安盟五岔沟林业局,先后深入珍稀树种植物园、牛汾台林场,调研苗木基地建设、种苗及种子培育和冷水细鳞鱼养殖情况。
人民网乌兰巴托3月27日电(记者霍文)27日下午,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和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换文签字仪式在蒙古国财政部举行,驻蒙古国大使沈敏娟同蒙古国财政部长扎布赫楞签署换文并致辞。签字仪式。人民网记者 霍文摄沈敏娟向扎布赫楞部长赠送吉祥龙。
来源:央广网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记者 阮修星)8月27日,共建生态安全屏障与绿色发展学术会议暨中国绿发会绿链国际合作基金成立大会在京举行。会议以“阻击沙尘 共护家园 绿色发展”为主题,围绕推动公益机构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组织跨国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行动等议题展开交流。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文/殷耀 勿日汗 于嘉 哈丽娜)在中国北疆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有一个活力满满的口岸城市。当夜色已深、城市的喧嚣沉寂时,跨越中蒙边境的口岸货运通道仍灯火通明、车水马龙,24小时不停歇。
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也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30周年纪念日。今年的全球主题是“为了土地联合起来:我们的遗产、我们的未来”,中国的主题是“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