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自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积极探索,开发了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但正如《意见》所指出的,校本课程建设“还存在着定位不准确、建设质量参差不齐、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个性培养,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践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的办学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学校决定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一、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体目标1.
阳光讯近日,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南路小学的宁红莉、刘光涛、杨俊峰共同写作《校本课程建设之要素、意蕴与路径——基于“长安花语”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论文2024年5月在《光明教育家》首发,全文如下:伴随着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逐渐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
极目新闻记者 国倩通讯员 余瑛极目新闻记者12月26日获悉,在武汉市江岸区博雅小学,有一批“好书品鉴大使”,全校学生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藏书。还有一批小小讲解员,他们跟着学校的步伐,研学旅行,爱上家乡文化。
【来源:无锡日报】“做一中的学生,真幸福!”近日,无锡市第一中学推出63门校本课程供高一学生选择,涵盖语言与交流、数学与数据、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劳动与实践七大学习领域,门类齐全,精品荟萃。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马帅 杨福海)“说兖州,唱兖州,兖州历史写春秋;大禹定鼎开天下,九州福地是兖州。”日前,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御桥小学,一阵阵悦耳动听的山东快书声从教室传来,学生左手持两片小板,右手持两片大板,正在表演山东快书《说唱兖州》。
中考“新政”后有学校缩减了部分学科课时而大兴精华学校却没这么做,三类课程体系设置让所有学生享受基础教育同时又能找到自己兴趣所在,有学生因此荣获区里小实验比赛一等奖、北京市奥林匹克化学竞赛预赛一等奖等荣誉。
一个是办学40多年、特别是拥有复读优势的总部,另一个是刚刚成立三年、拥有初中和高中部的全日制学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精华人眼中却找到了最好的关联点,这便是依托总部经验和优势,做好传承与创新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