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金刚经》中最后的四句偈语。这段话涵盖了金刚经的思想精髓,很难理解,之所以很难理解是因为:首先第一层次的理解,是它字面意思难以理解,如果古文功底差,对佛教经典不是太熟悉的话,很难理解字面意思。
一均有为法,可以理解为一切事物因缘产生、存在,变化又终了。从社会处事所谓情商角度来看,这个通俗理解:人在没有动念的时候,或者说在人幼年时候,是看到什么那就是什么,不会去想其本身外的各种意思,在成长后,进入社会参与不同的生活工作环境后,“就复杂些了,要“三思而后行”“察言观色”,“读懂不同话里的所谓潜台词”背后的逻辑等,话说人老如少,这些纠结变少了,又回到本来幼小看待问题了。
01佛说,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放不下。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衰老、疾病、离别、憎恨、遗憾、不舍,统统都会来到我们的身边,直到我们走向生命尽头,归于沉寂的那一天。难道说,死亡,就是人生最终的结果吗?是,也不是。
他说一年前,他的朋友跟他借了三万块钱,当时手机里没有那么多钱,就去银行给朋友取了现金,给朋友送钱时,朋友非要留他在家中吃饭,吃饭前朋友写了一张借条,因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他接过借条没看,也没好意思看,就放在了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