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多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比如单多判。4)考查“三水平六阶段”具体内容:1考查水平与阶段的对应,2查考每一阶段具体特征,3综合考查,全面理解故事、水平、阶段、年龄之间的关系。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195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时,受到让·皮亚杰著作的启发,对儿童面对伦理困境所作的反应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写作的博士论文中,创立了这一理论,概述道德发展的阶段。
专业方法的发展:个案、小组、社区三个基本方法→宏观层面的社会行政。社会工作强调,助人活动不是社会工作者单方面的给予和支持,而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双方互动合作的过程,也正体现了社会工作“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思想。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众多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难题。实效性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围绕道德教育的地位、作用、意义等问题的所有认识和争论的焦点。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紧迫而根本性的问题。
第四章 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青少年道德学习是个体通过一系列行为过程来整合道德的各个要素,从而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行为模式的过程,即通过道德学习促进道德认知向道德思维飞跃,增进知行统一的德性生成,构筑道德行为的动力基础,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