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十八弯,蜿蜒曲折的便道也未能阻挡人们过年的热情,2月17日,前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方山县张家塔村的路上车水马龙,游客川流不息。记者了解到,从正月初三开始,每天有约2万名游客来到张家塔村,壮观场面在喜庆热闹的年味中格外养眼。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如果你站在方山县张家塔对面山上,向张家塔村俯瞰,定会注意到村庄像一个倒挂的“福”字。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每一座村庄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对于这些村庄而言,文化并非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标识,而是与农业、农村、农民紧密相连,共同谱写出一曲曲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壮丽乐章。
冬日的晨曦洒满大地,照耀着张家塔这座古老的村落,为这座百年古建筑增添了特有的历史气息。放眼望去,一座座古宅,青砖碧瓦,重檐飞翘,静谧中透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别有一番韵味。张家塔传统古村落始建于明末清初,拥有300多年历史文化底蕴。
张家塔今年火了!村民们人人都说今年春节期间来村里的游客比去年的人数翻了番。村党支部书记王军峰更是藏不住的喜悦,大年初四,王军峰高兴地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感叹:“这笔收入在张家塔村有史以来也是破天荒的头一次,我们的投入终于有了产出,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 闫吉平游览张家塔近日,参观了方山县张家塔古民居,感到特别的舒心,收获满满!张家塔位于方山县峪口镇以西的黄土高坡,是第三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首批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要说去过张家塔村多少次,写过张家塔村多少回,我确实记不清了;但和哥哥、姐姐、姐夫一起去却只有一次,且难以忘怀。当然去张家塔村多也是有缘由的,它是中国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
□ 李娟娟穿过一段隐秘的山路,张家塔村触目所见,全是静美。听起来是古村落,但张家塔村的建筑特色却是将质朴的当地文化与窑洞完美结合,窑洞沿着山势一层一层地叠加。最为称奇的是所有院落甬道相通,家家寨墙高筑,内部可相互通联,对外可严加防患。
之前,曾有多位朋友向我推荐张家塔,说真值得一去,可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有成行。3月9日,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吕梁风》编辑部采风团走进了张家塔,跟随导游的步伐,一路看,一路听闻讲述,时常会有一种穿梭在漫长时光遂道里的感觉,这些承载着沧桑与历史记忆的古建筑,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连同蒲总打造的“香蒲小筑”都那么用心、用情、用力的别具一格。
现场同期声《抛绣球》片段赵员外:哎,这位是?王媒婆:这位是临县古泽日乡绅望族王家公子王开元小姐:(抛绣球)画外音:石雕木雕砖雕门匾,昭示着它风化斑驳的苍颜画面中正在上演的是中国传统村落张家塔村新编古装实景剧《抛绣球》。
1月8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熊义志深入方山县、临县,就乡村振兴、森林防火、科技创新等工作进行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来源:山西省人民政府】随着“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今年,我们迎来了首个“非遗版春节”。蛇年春节期间,我省各地围绕非遗推出了庙会、市集、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太原市,新春庙会、非遗表演让节日氛围拉满。
□ 本报记者 冯海砚梁晓声评价话剧《人世间》时曾这样说过:“我从未在感情上和劳动大众及他们的生活脱节”。这句话大概意思很明确,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文学作品的媒介是文字语言,而戏剧是综合性艺术意象的交织与情感的宣泄,需要通过对人物角色形象性格的塑造、鲜活的表演呈现出来。
巍巍吕梁山,群峰耸立,势如脊骨,连绵起伏。这宛如大龙的脊骨,穹窿突起在蓝天之下,黄土高原之上。长期以来,由于沟壑纵横、土地贫瘠,加之生态脆弱,大山深处的山西省吕梁市被列入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成为山西省的深度贫困聚集区与脱贫攻坚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