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司长郭武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截至2023年底,我国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达29.06万亿元,同比增长23.27%,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3.13个百分点。郭武平表示,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取得了长足进步。
原标题:2023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9万亿元(主题)上市银行多维度发力 引金融活水润泽小微(副题)近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断深化对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人民银行昨日发布《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普惠金融服务重心更加下沉,产品创新更加活跃,供需对接更加有效,金融基础设施更加健全,数字普惠金融不断创新,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入,基本建成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要点速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普惠信贷服务体系,更好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证券时报记者 田牧经过10余年的大力发展,我国普惠金融已取得巨大的成绩,在多项核心指标上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居于中高收入经济体前列,在普惠金融这一世界性难题上贡献了中国式答卷。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也进入了纵深区。
来源:【人民日报】落实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制度,进一步完善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信贷管理机制,推动普惠信贷持续健康发展近期,为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普惠信贷尽职免责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经济日报北京3月31日讯(记者王宝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专家表示,《通知》旨在更好地满足小微企业、涉农经营主体及重点帮扶群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进一步擦亮普惠金融工作为民服务的底色。
去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业的全新定位及指导方针非常明确,指出了人民性、功能性、安全性的基本原则,全面重塑了中国特色的金融理论,彻底改变中国金融业过去沿袭西方商业银行的发展逻辑,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的普惠信贷指明了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婧 北京报道11月25日,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21世纪金融研究院和《银行家》主办的“2023第18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中国中小企业金融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周景彤以“普惠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使命与路径选择”为题进行主题发言。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部署落实今年具体工作,并首次提出“普惠信贷”概念。从首次提出发展普惠金融,到明确普惠信贷目标,近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多层次普惠金融供给格局逐步确立,普惠客群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得到了更多更好满足。
3月2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普惠信贷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2024年普惠信贷总体目标为保量、稳价、优结构。这是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首份普惠信贷工作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