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秉灯夜读前言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制订了整体战略方针,不想取西川折了庞统,无奈诸葛亮带兵入川,留下关羽守荆州。西川、汉中战事顺利,可由于荆州缺乏良谋之士,致使关羽败亡荆州失落,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至此夭折,令人遗憾之至。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其后还有一句,联系起来才懂司马徽的深意。三国时期存在一个世外高人,即水镜先生司马徽。司马徽虽然出现的频率并不高,一次出现于刘备跃马跨过檀溪后二人相谈甚欢,一次出现于刘备正准备去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之前。虽然出现次数不多,但不妨碍司马徽说出两句三国著名的名言。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三国时期是乱世,都说乱世出英雄,三国乱世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这一段不到百年的历史时段内,发生的大小战事不计其数,其中也出现过不少杰出的军师谋略家,能够与三国时期并称的,恐怕要数元明时期。
标题:诸葛亮和郭嘉,曹魏最担心的谋臣究竟是谁?自古成败论英雄,三国时期有许多谋臣,其中有些被世人所忌惮。我们熟悉的诸葛亮、司马懿、周瑜和陆逊等人既是出色的统帅,又是卓越的谋士,可谓是绝世奇才。郭嘉在三国时期被誉为善谋之士,甚至有一句民间谚语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内容提要 “尊刘抑曹”是研究《三国演义》一再提及的一个观点,若单以此来概括全书的主题思想是站不住脚的,有很多细节问题值得重新审视,小游认为罗贯中是以一个落魄文人的眼光在全新演绎这段历史,他以反讽的手段对当权者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与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