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的裂变—原子弹的发明。1905年,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著名的核动力公式E=MC2。20世纪3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和德国物理学家哈恩、施特劳斯等人先后在原子物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元素周期表中铁以上的元素,被认为是在两颗中子星合并等灾难性爆炸或在罕见的超新星中产生的。最新研究表明,在重元素的产生过程中,宇宙中可能会有裂变发生。通过梳理古老恒星中的各种元素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裂变的潜在特征,并表明自然界可能会产生超出元素周期表中最重元素的超重原子核。
【编者按】1945年8月6日8时16分02秒,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当量相当于1.25万吨TNT。3天后,是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枚原子弹为死伤人数过亿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画上了句号。
此外,《大乘要道密集》第四卷中也有多篇与毗瓦巴相关的文本,如对毗瓦巴的赞颂《修习自在密哩咓巴赞叹》,另一篇对大成道者的赞颂《成就八十五师祷祝》也提到了毗瓦巴,同时我们还见到了两篇修习毗瓦巴的仪轨,即《修习自在拥护要门》和《修习自在摄受记》。
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阿拉莫戈多沙漠,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看到原子弹爆炸升腾起的蘑菇云。对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决定性时刻”。一个月后,原子弹被美国投放到日本的广岛、长崎,造成了成千上万的人遭受核辐射的永久创伤。
在上期节目中我们讲到,美国取得了中途岛海战的胜利,重创日本海军,最后赢得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其实美国赢得并没有那么轻松,在地面战场上,日本顽强的抵抗让美军吃尽了苦头,而真正击垮日本的,就是我们本期的主要内容。
身为总统,罗斯福每天都要听取大量汇报,处理各种各样的棘手事务,这封来自科学界的信本身并没有引起他多少兴趣,但信末的署名让他不得不慎重对待。这样一位开宗立派的划时代科学家,为什么要给总统写信,又会在信里说些什么呢?
赴法留学,研究原子能:1937年9月,在严济慈的引荐下,到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居里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伊莱娜-里约奥—居里夫人,并跟随化学师葛勤戴夫人做钚的放射源研究,还在里约奥先生主持的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研究所学习。
本人梅晓春,网名量子江湖,数学物理清道夫,在物理学方面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和训练。长期从事理论物理和纯粹数学研究,在国内外数学和物理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过许多重要文章,出版专著《第三时空理论与平直时空中的引力和宇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