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消息,第59届慕尼黑安全会议刚刚闭幕,中方面对国际社会,清晰明确指出,所谓“无人飞艇事件”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政治闹剧,并奉劝美方不要再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对于全球范围内并不鲜见的民用科研气球、无人飞艇等航空器,美方为何要如此过激反应?
朱瞻良 民航观察员2月22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一张2月初气球事件中美国飞机所拍摄的照片。美国战斗机曾多次尝试空中接近气球,但由于高度太高(约18000米)而失败,而这张最新公布的照片是从飞机座舱内拍摄的。
“气球”“不明飞行物”,近期成为了美西方媒体头条新闻的常客。美国媒体此前报道称,多位美国官员承认,此前被击落的中国气球很可能是在意外的情况下误入美国领空。白宫方面也表示,美军过去一周击落的三个“不明飞行物”,与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无关。外界的解读是,美国在为“气球事件”降温。
实际上这些气球就是高空气象探测气球,主要用作包括气象学、大气和气候研究、业余无线电在内的科研或者教育领域,通常充满氦气或氢气,释放到平流层,通常在海平面18至37公里之间,就这样一个受西风影响的是空气球,竟然引起全球舆论哗然,过度的去解读这些事件还不如我们去了解一下探空气球的前世今生,去增加我们奇奇怪怪得知识吧!
最近,美国将一个普通的中国民用科研气球炒作成是“间谍气球”,并派美军战斗机用导弹将其击落。即便中方多次回应,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国领空完全是意外、偶发事件,但美方却视而不见,仍然在疯狂妄想中不断渲染“中国威胁”。各国媒体及专家学者是如何看待这一事件的?
一个来自中国的科研气球,从几万米高空进入美国领空,全美上下一片哗然。美国的防空体系,怎么就拿一个“流浪气球”没办法呢?这是一个能飞40000多米高的气球,如今它正在横穿美国本土,已经进入了蒙大拿州上空飘荡。这下可让不少美国人破了防,因为这个神秘气球来自中国。
文/视频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李致远 实习生 杨山海 蒋涵 通讯员 林城 廖媛气球,是陪伴我们成长的玩物。但对于气象工作而言,它却肩负着重要的使命。近年来,用于气象等科研工作的探空气球逐渐被公众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