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一叶:中央美术学院与近现代中国美术》,曹庆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20年8月版。书名中的“中央美术学院与近现代中国美术”,以作者的话来诠释就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不只是美术学院在近现代中国史无前例地发生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相当程度上,它也是‘美术’和‘美育’在近现代中国提出与实施的重要标志和有机组成。
4月19日上午,溪山书会第二十八期,《美术教育的生命之思》读书分享会在孔学堂图书馆温情开讲。兰岗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研究近40年,历任贵州省教育科学院美术教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教育学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主任,贵州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名誉主任等职。
穆家善,1961年生,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韩国牧园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亚太艺术研究院院长、美国蒙哥马利学院中国画教授。
大众网记者 孔婷婷 通讯员 李明菊 潍坊报道秋风送爽,美术教研工作相继拉开了序幕。10月29日,潍坊市奎文区多校美术教师在先锋小学齐聚一堂,共同参加了美术联片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创造力。活动在片区教研主任的精心组织下顺利举行。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艺术教育以形象的力量与美的境界促进人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小学美术学科课时量虽“少”,但必须发挥其学科育人功能,坚持问题导向、资源互通、自主体验、家校融合四位一体,才能切实做活审美育人的大文章。
前言首先,有太多的素描理论、视频、范画或“秘笈”。所以当我们面对这些课堂作业时,恐惧或想要避开的是我们谈论它们时还能谈些什么。评论家郭晓彦参在一篇文章中这样评议素描:如果说“艺术”是某些艺术史叙事的产物或结论,那么,素描则几乎处于这个系统之外,或者说,它提供了另外一种系统。
发挥美术理论评论作用 促生更多精品力作(艺坛走笔)近期,全国美术高峰论坛在上海举办,美术界专家学者线上线下齐聚,共同研判中国美术发展新态势,讨论美术理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理论构建和多学科交融上开拓新视野。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有哪些新成果和新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