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4月28日消息(记者 吴佳怡) 日前,安徽合肥一景区称将于4月29日举办发呆大赛,参赛者只可以进行呼吸、眨眼、思考、咽口水等动作;不久前,某高校图书馆专门设置“发呆区”,供同学们休息、放空。这种鼓励“发呆”的行为一下引起了广泛热议。“发呆”是什么?
“发呆”往往被认为是不珍惜时间、不专心的表现,你可能不知道,掌握正确的“发呆”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创造力和记忆力,还能完成内心世界的自我探索,反思“三观”,好处多多。今天,就跟随北京儿童医院精神科闫俊娟副主任医师一起学一学如何正确“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