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华文脉绵延繁盛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实践要求。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4年3月16—17日,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群书治要》传承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国家体育馆·新闻发布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群书治要》公益讲习会。《群书治要》作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越来越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下班后约朋友体验一场沉浸式话剧,周末观看一场激情澎湃的演唱会,闲暇时和家人观看一场精彩纷呈的舞剧。今年以来,各类演出精彩纷呈,全国多地演出市场迎来“开门红”。话剧、舞剧、音乐节等热度的不断攀升,“小而美”演艺新空间的蓬勃发展,充分释放了文化消费潜力。
从儿时的小人书,到明代的《封神演义》,再到各类影视改编,“封神”是每个中国人的童年记忆。乌尔善耗费九年多,带领8000余人团队,拍出了《封神三部曲》,2023年7月20日,《封神第一部》如约公映,上映16天,票房已破14亿元。
《中华文化根脉》郭齐勇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课题。面对时代的挑战,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我们虚心学习各国、各民族、各族群的经验,博采众长,援外于中,同时调动自身的文化资源,努力推陈出新,返本开新。
为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学习时间”推出“习近平文化思想金句”专栏,旨在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在守正创新中让中华文化生命力更强盛。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记者 黄俊娴深圳,这座充满创新与活力的城市,时隔20年又一次承办全国美展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作为十四届全国美展分展区的压轴大戏,港澳台、海外华人作品展于8月20日在深圳美术馆(新馆)开幕,为这场跨越艺术与情感的盛宴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大型通俗理论节目《中国智慧中国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进行深入诠释和生动展现,通过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