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北市士林区外双溪畔,有一座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灿烂文明的艺术殿堂 —— 台湾故宫博物院。这座仿照北京故宫博物院形制设计的宫殿式建筑,黄墙绿瓦,庄重典雅,背负青山,远瞻绿水,于 1965 年建成后,便成为了中华文化艺术瑰宝的重要栖息地,收藏着约 69.6 万余件文物 ,涵盖了从远古到近代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器物,几乎涵盖整个五千年中国历史。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并称为中国三大博物馆。在网络上有各种版本的“七大”、“八大”、“十大”镇馆之宝,这里介绍的12件镇馆之宝兼顾大众喜好和学术排名,大家肯定都听过或见过。
台北故宫博物院,又称中山博物院,台湾地区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我国三大博物馆之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颐和园等多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及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3月30日电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瓷器科人员去年5月19日整理文物时,在作业过程中因操作疏忽,导致瓷器“清乾隆青花花卉盘”掉落地上破损。此事去年10月底被踢爆,引爆轰动一时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打破碗”事件。如今3件受损瓷器已修复完成。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180万件,可谓数量巨大,其中也有无数精品,除此之外,北京故宫最精华的还是建筑,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其园林景观和建筑艺术凝聚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堪称辉煌和无与伦比,这是任何单体文物所无法比拟的。
肉形石是来自一块自然生成的玛瑙,玛瑙生成过程中受到杂质的影响,呈现不同颜色的层次,再加上工匠对石材顶部表面的加工和染色,形成了一件层次分明、毛孔和肌理都逼真展现的顶级作品,外观看上去就像一块肥嫩鲜美的东坡肉,因而称为“肉形石”。
本文节选自新近出版的《三代遗风——古代中国物质文化中的复古》,《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经授权刊发。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游客,或许会发现园区中有两件看似古老的青铜器,一为三足圆鼎,一为四足方鼎。方鼎铸造于1992 年,模仿典型的西周青铜器,腹部有鸟纹与突起的乳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