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巧渡金沙江,这个“巧”字,实际上是丰富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重要意义。——主讲人杨林兴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讲到了“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过去,我们一般是讲叫“抢渡金沙江”,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时候会用到一个“巧”字?
但几天以后,中央红军三万人却奇迹般的从皎平渡全部渡过金沙江。此举让在贵阳的蒋介石目瞪口呆,他无论如何不能相信,在他已严令收缴沿岸所有渡船,并在对岸布有川康边防军重兵堵截下,在中央军、滇军、川军的快速追击下, 已经被逼到高山峡谷中的红军,是如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渡过金沙江天险的?
金沙江大峡谷 柴峻峰 摄作者 赵启燕 熊黎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行政学院)1935年5月,红军从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巧渡金沙江,甩掉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粉碎了蒋介石妄图把红军消灭在川黔滇边界的意图,取得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
中央红军自从瑞金出发以来,一路上红军需要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可以说每通过一次山川关隘,红军都免不了有一战,比较有名的如:强度乌江、血战娄山关、智取遵义、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等,今天重点聊一聊“巧渡金沙江”到底“巧”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