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临床多表现为阵发性的心慌、胸闷、乏力,严重时甚至导致晕厥和一过性的意识丧失,并且是诱发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严重损害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临床防治心房颤动的关键原则。
ZHANG N, HOU M, MEI B, et al. Hybrid ablation: a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23, 26 : 1136-1145.
1.房性早搏:房性过早搏动是由于心房无视窦房结发放的冲动自行提前发放冲动导致心房提前兴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大约60%有房性早搏的存在,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人均可发生房性早搏,而且经常是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出现的先兆。房早通常无需治疗。当有明显症状时给予治疗。
很多人于是吃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其实,阿司匹林对于房颤没有任何效果。房颤之所以会导致中风,是因为房颤的时候,心脏里的血液就不能进行有效地回流,会在心房的位置形成涡流,当血液涡流停滞的时间较长时,这里就会有血栓形成。
很多冠心病的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尤其是老年人的发生率更高,门诊遇到的许多房颤的患者,大多数都是慢性房颤,甚至出现了严重并发症。这里告诉您房颤的3个重要时间节点,2个严重风险,给您最佳治疗方法:
心房颤动是一种伴随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与高龄相关的常见心律失常,机制复杂,病因不明。一个无任何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年轻人和90岁老人的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可以视为完全不同的疾病。如果前者发作频繁,病症明显,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作为优先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