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对一名拒不支付抚养费且违反“限高令”乘机的被执行人司法拘留14日,这是自开展“打击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南通地区开出的首张“拘留罚单”。李某自2018年7月离婚后,不履行抚养义务,没有支付其女儿任何抚养费用。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雅清 张强 记者 严君臣)6月14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日,南通崇川法院对一名不支付抚养费且违反“限高令”乘机的被执行人司法拘留十四日。这是自开展“打击被执行人违反限高令乘机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南通地区开出的首张“拘留罚单”。
来源:【人民网】“女士您好,您为什么用护照出行?身份证呢?”“我身份证在外地办业务用呢。”“请您跟我们到派出所了解一些情况。”被法院依法限制高消费的被执行人高某,心存侥幸欲使用护照乘机,却在登机前被法院依法执行司法拘留。2019年,高某租赁房主熊女士的房屋,约定租期三年。
一些“黄牛”通过修改身份信息、使用护照在境外网站购票等手段,帮助“老赖”绕开限制高消费的规定。最高法将进行全面调查核实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规定乘坐飞机、高铁的名单,并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刑事责任。
限制消费令是人民法院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信用惩戒措施,包括不得实施乘坐飞机、高铁等高消费行为。据湖南高院9月1日消息,有人却心存侥幸,找“黄牛”购买飞机票,试图规避限制消费令,结果被罚款2万元。
为敦促被执行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法院在执行中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俗称“限高令”)。然而,还是有人心存侥幸、铤而走险,通过“黄牛”购买机票,规避“限高令”。但后果也很严重,比如江阴的周某就因此被“拘留”了。
“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近日,两条新闻呈现的事实反其道而行。一个是两名被执行人违反限制高消费令多次出国、出境,出入高档酒店,还直播炫富。另一个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限高”人员提供出票服务。多平台出现规避“限高令”的购票攻略。
“限高令”明令禁止“限高”人员乘坐飞机,然而还是有票务公司堂而皇之称可为他们提供出票服务。近日,澎湃新闻记者调查多个平台发现,不少票务公司在其社交平台账号或短视频平台发布可为“限高”人员出票的推送或视频。记者以“限高”人员身份咨询,相关公司均表示可出票。
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网上仍然活跃着一些自称能为限制高消费的失信被执行人提供购买机票服务的“黄牛”,号称“包飞包过”。这些需要此类服务的“老赖”明明有钱,却拒不履行法院的判决,还想通过各种手段规避执行,逃避法律的制裁。
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也能订机票、高铁票?日前,有江苏连云港的市民向澎湃新闻反映称,当地的江苏修启法律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抖音平台开账号直播、发短视频,声称被限高的失信被执行人也可买飞机票和高铁票,突破法院的限制消费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