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余晖洒在黑龙江面上,江水滚滚东流,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尘封的历史,回望百年前,这片广袤的黑土地,曾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1858年,一份名为《瑷珲条约》的文件,如同一道枷锁,牢牢地套在了中华民族的脖颈之上,将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拱手送给了北方的邻居——沙俄。
最近,俄罗斯人怎么了?面对法国人的咄咄逼人,要出兵乌克兰帮助其抗击俄罗斯人,无计可施。又借助不光彩的侵略黑历史,高调纪念《瑗珲条约》签订165周年,这些颠倒黑白的做法,实在有损与中国的友好战略合作关系,实在是不明智的一个举动。
在俄罗斯媒体公布的消息中,我们能够看到星期天当天,阿穆尔州专门庆祝了这项条约签订165周年,并且在纪念这一事件的纪念碑附近举行了活动,甚至还表示“这对于阿穆尔州和整个俄罗斯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165年前的这一天,俄罗斯帝国与清朝签订了《瑷珲条约》,两国以阿穆尔河为界!”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份条约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上,那便是《瑷珲条约》。这份签订于1860年5月的条约,让中国失去大片领土,背后是俄国持续的侵略与清朝的无奈妥协,其签订过程充满了屈辱与无奈。要了解《瑷珲条约》的签订过程,需追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
翻开泛黄的历史画卷,清末民初那段屈辱的记忆总会让人心头一紧,列强环伺,中华民族如同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风雨飘摇,无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如同一道道枷锁,将古老的东方巨龙牢牢捆绑,而在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中,《瑷珲条约》无疑是最令人痛心疾首的一个,它犹如一把尖刀,生生割裂了中国东北的大片土地,其面积之广,竟相当于20个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