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题记一个人如果想要迈入成功,除了必不可少的天时地利,自身努力也十分重要。成功的道路充满荆棘坎坷,要想达到终点必须要付出比常人更多努力,否则成功只会成为你我之间的梦想,遥不可及。
众所周知新中国在成立之初是百废待兴的,那个时候的新中国一穷二白,在军事和工业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就在这时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向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苏联不仅帮助中国建设了100多个项目,而派出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到我国支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950年,中美之间尚未彻底断绝通航,但是,万里海洋之上却早已暗流汹涌。邓稼先在拿到博士学位的八天后,立即搭乘前往香港的威尔逊总统号轮船,返回中国。新中国已经成立,海外求学的中华儿女纷纷归国,志愿建设祖国。威尔逊号上面有近百名留美学者,钱学森与赵忠尧也在这艘轮船上。
20世纪50年代初期,正值中苏“蜜月期”。我国在倡导“全面学习苏联”的同时,开始大规模、全方位地引进苏联专家来华工作。当时中国正在编制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但是我们对于国家建设既无人才,又无经验。
制造导弹,增强国防,这是钱学森压在心中很多年的愿望。的确,自从答应陈赓将军之后, 钱学森就陷入了沉思,虽然周恩来总理,毛泽东主席,还有许许多多的领导同志都支持他,可是有了官方的支持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还是技术和知识的支持,特别是需要一整套完备的军工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