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应该怎么学传统文化?国学大师南怀瑾在给企业界,金融界的领袖讲传统文化时,有位同学提问:“老师,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小孩子应该怎么学呢?”南怀瑾回答 :中国古代的教育 ,从胎教入手,我在《原本大学微言》中提到,中国文化五千年,靠女人,靠母性维持的。
中国人的文化精神里,特别强调社会责任感,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一定要看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样的贡献,孔子,孟子,韩非子,汉武帝,唐太宗,苏武、林则徐,钱学森,毛泽东……这些人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 正如大思想家顾炎武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异常艰苦的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决定在陪都重庆举办护国息灾法会,由虚云法师主持。国府主席林森、国府大员戴季陶、何应钦、龙云等、社会名士马一浮、柳亚子、章±钊诸贤达悉来集会。期间蒋中正亦时常莅临法会。
不知不觉间,南怀瑾先生已经离开我们11年了。先生长期精研国学,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理解,学贯中西,著作等身,在中西文化界享有巨大声望,是我素所敬仰的一代学者。更有幸的是,先生晚年曾邀我到太湖大学堂,为他整理口述史,创作《南怀瑾传》。
樊登讲论语:学而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习的最佳路径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的“弟子”,可以是一个年轻人、一个小孩,或者一个开始准备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