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和面,再擀成筷子厚的大面张,抹上油,撒颜料。然后“切成手掌大小的长方形,两手握住短边一拢,一长边就弯成了弧形,另一长边收缩为更短的一个弧形,切刀在两短边一荡,一个整整齐齐的扇子馍,就算是做好了。然后放在已经烧好水的大锅里的蒸屉上蒸”。
【红红火火闹新春】光明日报记者 王冰雅 尚杰大年初二,临近晌午,牟业琼和妻子、女儿提着装满花馍馍的红礼袋,来到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柳沟镇的老丈人家拜年。“过年好!”一进门,岳母笑着招呼:“花馍馍都摆好了,就等你们开饭呢!”餐桌上摆好了热气腾腾的花馍馍。
原标题:甘肃靖远人的馍,能吃一年不重样馍,对于甘肃靖远人来说,从早餐到夜宵,是灵魂伴侣一样的存在。每当闻到那熟悉的馍馍香气,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童年时光,飘回到那个充满温暖和烟火气的小院里,飘回到那有着泥土芬芳、邻里和睦、处处透着质朴与亲切的故乡怀抱里。
1月16日,伴随着吆喝声,西固区金沟乡小金沟村8号的王喜英掀开了大蒸锅。喜馍馍是小金沟村的一道传统美食,以往只是偶尔在过年、嫁娶、办满月等喜事上才做,是祖辈传下来的一门老手艺,已有近三十年没有“抛头露面”了,到村里的年轻一辈几近失传。
甘肃的土地上,暗藏着一个“馍法王国”。在这里,你也许会爱上牛肉面,也许会迷上甜醅子,也许舍不得河西的瓜果、河东的浆水,但不管你在甘肃哪里,一到告别的时刻,当地人总会无比诚恳地对你说:“装些馍馍再走撒!”
草窝滩镇清泉村土窑烤馍师傅 苏万水:原先我们是寺滩人,寺滩种这个谷子,碾成米,然后再到压面机上压成米面,把面搅上起了,把这个米面全部混在里面,大概就是两斤多水搅起来能和三斤米面,活成稠稠的糊状,团成圆形,就放下让自然风干。
原标题:寻味陇原|花馍盛景:庆阳民俗画卷里的面食华章有一种面食,它不仅是果腹的佳肴,更是艺术的结晶,这便是庆阳花馍。在传统节日、婚丧嫁娶、乔迁祝寿等场合,花馍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庆阳民间有“有事就有馍,有馍就有事”的说法。庆阳花馍的制作,是一场匠心与技艺的考验。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过年吃是头等大事亲友相聚、出门闲逛、居家休息都少不了吃口腹之间的满足比烟花的绚烂节庆的狂欢更能让人体会到真实的幸福感过年时甘肃人会这样吃必要的主食主食,或许没有惊艳的滋味,价格也并不高昂。但它是一切美味之下饱腹的基底,是坚实的碳水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