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世扑摸滚打三十年,得到了一些还算有用的经验。它们有些和传统价值观相符,有些则相悖,其中一条就是,农村不代表淳朴,贫穷不代表美德,弱者不代表良善,甚至,许多时候,这是相反的存在——农村繁衍更多的恶,贫穷催发更多的罪行,弱者使用更多的暴力。今天要讨论的,不是村庄与贫穷,而是弱者。
上海大学清民诗文研究中心教授 王培军往者余廿馀岁,读寄庐先生所著书,一时兴发,乃致书商搉之。先生不以为迕,手覆一札,凡六纸、长三四千言。自是遂往复通函。余性既好问,下笔不自休,先生亦乐于假借,为详答之。三数年间,往还之书札,凡数十通,可订成一小册者。
下面有一个高赞回答:“不再什么事都写在脸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在自己的心里燃成一团团的火,而路过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烟!”《菜根谭》里有一句话:“人不轻喜怒,物不重爱憎。”真正成熟的人,喜怒爱憎都不会太过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