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作品简介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主张清静无为。《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一篇带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
每每脑海中浮现出九十岁的老翁带着一群人在巨山前挥汗如雨的“叩石垦壤”,心中总会有万丈豪情升起,两眼放光,双拳紧握,浑身充满了力量,恨不能跑步奔向美好的远方。历经岁月沧桑,现在再细读《愚公移山》,总感觉好像有点变味了。
成语故事:古时候,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矗立着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在北山的山脚下住着一位老人,年纪快到九十岁了,人称愚公。由于南边的大山挡路,愚公一家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因此,愚公召集起全家人,要把这两座大山移开,修筑一条大路。
向大家讲述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愚公移山》。这是一部充满着坚持与毅力的传奇史诗,讲述了一个看似渺小却充满雄心壮志的英雄——愚公。他决心要将背负了千年的万丈深山从山脚下挪到山岗之上。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愚公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历经数代春秋与自然抗争与命运拼搏。
#讲好中国文化#大概五十年前左右,“愚公移山”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所有知道“愚公移山”的人中,大概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晓得,这个故事是先秦著作《列子·汤问》中的一篇寓言。绝大多数人知道的“愚公移山”,是读(听)自于毛主席的《愚公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