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第八中学在学校设置电话亭,方便学生与家人联系。 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李运海 樊雪婧一机在手,天下我有。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一系列电子产品让孩子们也成为“触屏一代”,并呈现电子产品“低龄化”现象。
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这也是全国首个就中小学生手机管理作出的决定。
来源:【新湖南云】教育部明确规定,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今年以来,蓝山县各中小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校园手机管理,护航学生健康成长。辅仁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2669名学生。
作者:蒋理近期,多地出台中小学校园手机“禁令”:在郑州,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在广州,学校可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商
近日,《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获得通过。自《决定》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来源:九江新闻网】九江新闻网讯(姚婧)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手机管理,提升学生对手机危害的认知,预防学生沉迷手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12月23日,濂溪区一中举行“远离手机,拥抱精彩生活”学生手机管理主题晨会活动。
近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下称《条例》)经广东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地方性法规,也是广州首次明确中小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下统称为“手机”)进入校园或者在校园内使用。
来源:【全国妇联女性之声】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要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近日,《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其中第十四条明确提到,“学校可以禁止学生携带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进入学校或者在校园内使用;对经允许带入的,应当统一管理,除教学需要外严禁带入课堂。”此事引起广泛关注。
有限带入校园、禁止带入课堂!学生智能手机手表、电子平板以及充电器、充电宝等设备也都在红线范围内。17日,记者了解到,为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管理,海城市教育局通过一封信的形式,和家长“广而告知”约法三章。
12月27日,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同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学校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红网时刻新闻4月17日讯(通讯员 蒋家林)“手机是把双刃剑,使用需得律为先。”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12月27日,河南省郑州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在校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管理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即日起,全市中小学校要严格限制学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学校,除教学必需外,禁止带入课堂。
参考消息网1月2日报道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日报道,中国中部的郑州市禁止学生在中小学使用手机,这是全国首个颁布此禁令的城市。据报道,2024年12月27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一项决定,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限制,该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不能充电的“充电宝”、无法阅读的“书本”、几乎不能喝水的“水杯”……这些出现在网购平台上的商品,其共同名称是“藏手机神器”。一些学生借助“神器”,躲过学校和家长的检查,将手机带入校园,以实现“用手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