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丁未科状元,乃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氏许安世。许安世少年时代曾拜名家丁宝臣为师,由于勤奋好学,再加上名师点拨,他在学业上进步很快。在中状元之前,许安世写的一些文章诗词,就得到了欧阳修、王珪等大家的高度评价。中状元之时,许安世年方二十七岁。
前言:北宋文豪苏轼经历了四次“高考”,出彩的在第二次,惊艳的是第四次。第四次高考中“状元”。前三次(1057年)即为宋代科考“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淘汰进阶)。“解试”在考生本地省会、解试中举后入京参加“省试”,省试择优进行“殿试”(皇帝巡考监考)。
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6年),三年一次的礼部试已经结束,考官梅尧臣正在阅卷,忽然发现一份令其拍案叫绝的试卷,题为《刑赏忠厚之至论》,大呼:“此乃状元之才也!”主考官欧阳修听了,走过来拿起这份试卷,看完之后也认为当是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