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一书的作者田定湘等,十八年不断深入武陵山少数民族地区一线采集,书中展示许多宝贵的民族特色风貌,对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保护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提出了具操作性的建议。
走进展馆,和想象中厚重的民族感不同,“美美与共”的整个展厅视觉,是扑面而来的年轻和松弛。据史料记载,苗族是曾经生活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为避战祸而迁徙到西南山区,但人们对美丽富饶的故土念念不忘,于是就把本民族艰辛的生存史绘制成图案印在所穿的衣服上,从而创造出了苗族盛装。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少数民族美学是种生活智慧的展现,当中月桃、花艺、花布、木雕就是台湾排湾族的美学标志,来义乡公所日前在新来义部落石板屋推出的“bulabulay a vuciar 花现来义新美学”特展中,结合屏东县刊《花花‧世界》,充分展出少数民族部落之美。
【光明学术笔谈】 意象美学是中国当代美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理论价值和研究成果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相比中国当代诸多美学派别,意象美学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它不像其他理论派别那样倚重西方美学的理论资源,而是将重点放在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实践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理论的研究。
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安徽教育出版社主办,华东师范大学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学术委员会协办的“中华美学精神”丛书发布会暨中国古代美学的当代研究学术讨论会于2022年4月2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
内容摘要:1994年辞去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一职下海创业,从在西单商场担任售货员到创立依文集团,29年来,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依文集团董事长、创始人夏华带领团队实现了从单一自主品牌向多元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在夏华身上,体现了企业家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贵州人”风采。
图为展览现场。 杨陈 摄中新网南宁12月30日电 (杨陈 张璐瑶)广西南宁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原创跨年大展《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带领观众开启民族美学寻美之旅。图为展览现场。
中华美学源远流长、意蕴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建构中国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使中国美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王一川(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文艺发展史与文艺高峰研究”首席专家、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形成了自身的突出特性,也孕育了中华民族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审美意识或美学思想传统,即中华美学传统(或称中国古典美学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