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计划打造两个农业特色小镇,一个红彤彤透着甜,一个金灿灿飘着香。 甜的是草莓小镇。 以前路过建德,常常看到果农在马路边摆摊卖草莓,今后在“中国大棚草莓之乡”的杨村桥镇,要建一个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集品牌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生活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度假小镇。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姚颖康 吕之遥 拍友 夏云1月20日,在杭州建德草莓市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拣果、分装、装车。今年草莓上市以来,杨村桥“草莓小镇”4000亩草莓标准地产量共达400万斤,产值1.2亿元,订单遍布全国各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姚颖康 吕之遥 拍友 夏云 摄1月18日,在杭州建德市杨村桥镇的金莓果农业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忙着拣果、分装、装车。今年以来,杨村桥“草莓小镇”订单增长不少,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全国各地。据了解,“建德草莓”年产量超10万吨,超过1.
1月26日,在位于建德市杨村桥镇的草莓小镇,工作人员巡察“数智草莓植物工厂”内种植的草莓。春节临近,浙江省建德市草莓小镇迎来产销旺季。近年来,草莓小镇扩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升级种植模式、拓展销售渠道,推进这项传统富民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吴越“莓有烦恼”“莓好人生”……眼下,正值草莓销售旺季,冬日人人喜爱的鲜甜叠加互联网热梗,也让草莓的价格水涨船高,便宜的35元一斤,贵的要99元一颗,更有大批游客涌入“中国草莓之乡”浙江建德,体验采摘乐趣。
草莓,冬天里的一抹甜。而要想找这一口甜蜜,还是得去“中国草莓之乡”——建德杨村桥。刚到杨村桥的草莓小镇,眼前就是大片大片的草莓大棚。从零下的室外走进大棚里,就能感受到一阵暖意。红色、白色的果子从绿色中探出头来,三色交映十分好看。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徐文罡 楼肖桑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花费游览尽可能多的风景,像特种兵一样挑战身体极限,去年火极一时的“特种兵式旅游”作为年轻人群体中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入选了2023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来源:浙江学习平台作者:夏云草莓种植产业数字化平台浙江杭州建德市杨村桥镇草莓小镇的“天空之城”草莓大棚前,立着一块超大的电子显示屏,上面数字在不断跳动,建德草莓在全国的种植面积、产量,莓农的数量以及草莓的销量等内容,一目了然。
新一轮寒潮将至,远在贵州安顺的莓农蒋金权打来电话,给建德下涯镇的家人捎来一则暖心消息:“‘建德红’今年开门红,头茬果就卖到了88块钱一斤,估计今年800亩地能产出4000万元。”建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诸葛翀告诉记者,作为浙江最大的草莓产地,建德现有莓农1.4万余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晟 通讯员 卢铱茗新鲜摘下的草莓,娇艳欲滴的色泽,柔软多汁的果肉,清甜扑鼻的香气——这是专属于冬天的快乐。对于吃货来说,没有草莓的冬天是不完美的。每到元旦临近,很多人就开始惦记这一口鲜爽的味道。有句话叫做,中国草莓看建德,建德草莓看杨村桥。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阮西内 通讯员 白洋天气转凉,又是一年草莓尝鲜时。杭州建德杨村桥草莓基地引进的早熟品种,目前头茬草莓“抢鲜”上市。走进草莓种植大棚可以看到,一颗颗草莓点缀在绿叶间,有红的、白的,十分养眼,农户们正忙着采收。
2021年的春节,依旧有一些特殊,在这个寒风凌冽却不失温情的时间段里,就地过年成为了大多数人的选择。最近一直都在杭州,正好就想着去周边走走,加上自己去年就有去建德旅游的想法,于是便和爱人一起出发,在捕捉美好风景的同时,也提前感受了下这里已经弥漫开来的浓浓年味儿。
岁末年初,浙江省建德市草莓小镇迎来全年销售旺季。草莓种植是建德市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当地草莓种植走上文旅融合、智能化发展之路。据了解,目前建德市草莓全产业链年产值45亿元,全市共有莓农5000余户,草莓种植每年可为莓农亩均增收1.5万元。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包勇 通讯员 夏云最近,杭州建德杨村桥镇发布第二期“莓好菁英”人才招募令,计划再次招募10名有志青年,开启草莓创客之旅。创业有成效者,最高可以拿到6000元每亩的政策奖励。消息一出,不少人发出“为什么要招募青年,现在的年轻人会种草莓吗?
原标题:建德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引题)让农创客“拎包开种”(主题)浙江在线11月12日讯(记者 应陶 通讯员 卜金)进入11月,建德草莓小镇旁的上山村,连片大棚内的草莓地里已经开出白花,预计到月底,头茬草莓能成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