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崔京良由著名书法家舒同的入室弟子高祖军撰写的《 舒同—马背上的书法家 》新书出版首发仪式,将于9月8日(本周五)上午9:30,在济南南郊宾馆蓝色大厅(半岛厅)举行,舒同子女舒均均、舒安将亲临现场。舒同书法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
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和风范激励一代又一代新人成长,他们一生戎马倥偬,但又不忘自身全面发展,彭德怀的棋趣、叶剑英的诗意、舒同的舒体字,他们将自身特长与爱好融入革命事业,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也增添了不少个人魅力。
1955年,全国军区重新划分,原山东军区从南京军区独立出来,更名为济南军区,是全国十二大军区之一。济南军区的首任司令员,是开国上将杨得志。杨得志在职时间非常长,从1955年开始,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对调,他调任武汉军区司令员。
1月16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研究推广协会组织召开纪录片《江西名人馆》审片会,会议在江西省旅游集团召开。协会会长朱虹、专家汪玉奇、秘书长李旺根、江西卫视副总监王子荣、南昌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周雨城及纪录片主创团队成员参加了会议,共同对纪录片样片进行了审看和深入探讨。
舒同 (1905.11.25~1998.5.27) ,男,字文藻,又名宜禄。江西省东乡县人。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创办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
你是否曾听说过“东乡才子”、“红军书法家”舒同?他是中国书法事业的重要人物,也是当代自成一体的书法大师,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才华和书法成就吧!舒同,1905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东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爱书法,5岁学书,14岁即有乡誉,被誉为“神童”、“东乡才子”。
尽管舒同留给今天的书法作品不多,但在每一幅字的背后,都记录着舒同一段传奇的故事…“毛主席拣了一个子弹壳,拿给舒同看,说你看这是什么东西,舒同说这可能是国民党的子弹壳,毛主席说这个是‘战地黄花’。毛主席不是写了《采桑子·重阳》吗,‘战地黄花分外香’。”
舒同,江西抚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5岁即开始练字,他师法颜真卿、柳公权、何绍基等大书法家,并杂糅真草隶篆等书体,独创“七分半书”,亦即取真草隶篆、颜柳各一分,何绍基半分,故名“七分半书”,与清代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有一拼,有过之无不及,在书法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1.9.24由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宣传部主办:“纪念舒同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暨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舒同书法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舒同创办了中国书法家协会,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