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询专家团队倾力打造的《2024-2030年中国智能养老机器人行业发展模式分析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正式揭晓,自2020年出版以来,已连续畅销5年,成功成为企业了解和开拓市场,制定战略方向的得力参考资料。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杨期鑫、朱治宣 实习生林钰希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3.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2.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人,占总人口的15.6%。
张秀娟从斯坦福实验室的aloha到近期腾讯推出的小五,每次新的人形机器人出现,大家都会为之一震,欢呼雀跃。不少声音乐观地认为,随着这些智能机器人的普及,未来的养老服务将实现质的飞跃,老年人可以享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照料。然而,作为养老的从业人员,我不得不给大家泼一盆冷水。
央广网北京2月17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管昕)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如何赋能养老产业引人关注。目前,已有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等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
近日,《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在社交平台上刷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0多岁的教授胡泳,讲述了自己照护失能母亲的故事,其母今年85岁,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过去三年多,他被日复一日的“照护”工作裹挟,成为一名全天候护理人。
帮助康复、卫生护理、移乘换位——“养老机器人”何时走进普通家庭?阅读提示喂饭机器人、康养机器人、卫生护理机器人……越来越多的适老化科技产品被用于照护失能老人,成为传统亲情养老模式的补充。养老机器人前景光明,但真正普及仍面临挑战。
作者:李治国当前,人工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结合正在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一浪潮之下,“机器人协助养老”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科幻故事。上海日前正式发布《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让“AI+机器人”养老模式备受期待。